close

1332500786-3239033755_n(圖片版權:商周出版社)

(林書豪的故事-17-文字整理-郭及天/Cocoapie)

昨日收到痞客邦運動邦寄來的[林書豪的故事]這本書,我一口氣將他讀完內心充滿著感動與感謝,感動的是這本書帶給讀者正面的能量,感謝的是痞客邦運動邦讓我抽到這本書否則我根本無法那麼仔細了解林書豪灰姑娘的故事。

連看[征服情海]都會感動得想哭的我,看完這本書更是滿心的感動與感觸良深,在世界上沒有公平這兩個字但只有努力才能得到你所想的平衡,而林書豪不因為自己的身分而喪志,更不因為別人看不起來墮落,書中的一句話是林爸爸告訴林書豪的:【只有贏球,大家就會尊重你】是的,這就是這個社會的縮影沒權沒勢又沒錢說話的份量就比別人小,除非你成功了別人注意到你否則永遠都被那些喜歡嘲笑別人的人看扁了。

林書豪的灰姑娘傳奇又是另一則詮釋『成功是留給準備好的人』這個寓言的故事,因為他喜歡打球他自律從不因為坐在板凳就不持續努力練球,等到了真的上場的時候又能發揮實力,就因為這樣就造就了[林旋風]。

但當所有人風靡林書豪的同時,我卻討厭他的新聞,因為以前我只能從國外網站或是體育新聞看到他的消息,當他真的混出名堂了又一堆人一堆媒體開始攀關係狂報甚至亂報(疲勞轟炸),但說實在的誰跟我一樣在林書豪對戰籃網那場比賽是用網路上連結看國內沒有直播的比賽,總歸一句林書豪的成功跟台灣一點關係也沒有,如果硬是要說只能說他爸爸媽媽是台灣人流著台灣的血,否則我們應該慶幸林書豪沒在台灣讀過書打過球。

在這本書的迴響中陳怡光『請家長和老師們先學做吳信信』和鍾子偉『關於林書豪的另一種觀點』這兩篇迴響讓我相當認同,兩篇文章主要都是描述國內家長與老師對於孩子的教導與信任,在台灣的教育與台灣的環境是無法教育出像林書豪的運動員,畢竟在這片土地上課業成績已經變成從小到大好與壞的代名詞,當孩子說他想當職業球員時,在台灣會被視為瘋狂的行為,尤其是這個小孩還是畢業於哈佛大學時。

林書豪旋風帶給台灣甚至是美國一股正面向上的能量,更讓台灣吹起一股籃球風,連錢薇娟副主委都希望在各縣市成立籃球訓練站,但反觀台灣籃壇需要的不是訓練站而是更高水準的職業籃球比賽,職業比賽就應該包裝塑造行銷讓觀眾與球迷從知道轉為了解,了解轉為關心,關心轉為支持,而球員與教練團的心態與積極度也必須改變,常常比賽還有兩分鐘兩隊相差九分,但落後的隊伍並沒有讓球迷感受到他想逆轉的態度,反而只是在跟另一隊搓搓麻將,花光他的認為的垃圾時間,如此沒有戰鬥力的比賽相信沒有人想買票進場吧,那怎麼會有觀眾呢?

林書豪的故事還沒結束而是正要開始...灰姑娘的故事也是穿上玻璃鞋後才正式展開,最後期待台灣體壇能夠有穿上玻璃鞋展翅高飛的一天。

GoalTaiwan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GoalTaiwan 的頭像
    GoalTaiwan

    GoalTaiwan

    GoalTaiwa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